9月18日,在廣西南寧舉辦的第1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位于1號館1號展位的“快速發展的中國高速鐵路”展臺格外引人注目。這是中國高鐵展首次亮相中國—東盟博覽會,向東盟國家集中展示了中國鐵路創新發展歷程和中國高鐵現代化技術裝備,受到各國政要、貴賓、客商以及媒體記者的高度關注和熱捧。(人民網9月19日)
近期,國際新聞頻頻被中國高鐵“刷屏”,再加上中國中車也首次在發達國家投資建廠,這一套動作下來,更加表面中國高鐵在加快走向國際的步伐,知名度在國際舞臺上也是不斷攀升。要有國際曝光率與之匹配的當然是過硬的實力,中國高鐵已然成為了中國外交桌上的又一張“名片”。
為何中國高鐵近年來頻頻“亮劍”出走國門且捷戰連連呢?除了中國經濟迅速崛起,國際影響力不斷加強外,還是因為中國高鐵走的是“實力派”路線。
首先,相比于日、法、德等傳統的高速鐵路強國,中國雖然起步較晚,但卻擁有全球最完善的鐵路系統,最長的高速鐵路運營路程以及最豐富的鐵路建設經驗。中國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地形地貌,天氣環境因素復雜,每開通一條高速鐵路都必須經歷了不同的考驗,從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區到沿海的亞熱帶地區,在應對復雜氣候環境的高鐵建設技術上,中國高鐵在國際上具有先天的競爭優勢。
其次,隨著國內四縱四橫高鐵網絡建設,中國國內高鐵已經連接了100多個城市,高鐵網絡長達1.7萬公里,年底可達1.9萬公里,高鐵總路程比其他國家的總和都要多。相比航空,汽車,輪船等交通方式,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安全,舒適,便捷”的高鐵出門遠游,龐大的鐵路基礎網絡不斷促進了沿線城市的經濟發展,加快了交通運輸通道的建設和完善。
再加上“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已經向國際社會展示了其振奮人心的成就,高鐵帶來的發展成果才是中國高鐵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信心來源。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