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交通工具,注意個人及公共衛生很重要。尤其是乘坐密閉的特快列車,更是要注意。前天晚上,在北京西開往重慶北的T9次列車上,一位中年大姐脫鞋產生異味,引起對面的年輕女子不滿,結果竟然引發雙方大打出手。(9月19日重慶晨報)
在出行的列車上,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發生互毆的現象并不鮮見。正如平日所見的“路怒癥”,在長途出行中,旅客因為一點小事而發生奇葩斗毆的事并不少見。如,在去年5月15日的T147次列車上,就曾發生兩壯漢為爭奪座位為扭打到一起的事。當然,此種奇葩打斗或為當事人沖動之舉,但發生在公共場合,造成的影響卻不容小覷。
從此件臭腳熏出的互毆事件來看,其實只是一件當事人彼此不夠寬容而導致的情緒發酵事件。中年大姐在公共場合下脫鞋,致使難聞的氣味讓旁人不適,但如果她們能站在彼此的角度思考,就不至于使事情惡性發展。腳臭的人并不一定是不講個人衛生,天生腳臭的人不少見,特別是一路舟車勞頓更會加重腳的異味。腳臭的人常常聞不到自己的臭味,旁人卻非常敏感,因此,中年大姐脫鞋未必是故意之舉,或只是因為路途勞累脫鞋更便于休息。在此情況下,要勸其穿上鞋子,溝通的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當然,在密閉的列車上,年輕女孩要接受被臭腳熏的折磨肯定是難以忍受的。但凡被臭腳熏過的人應該深有體會。而在提醒未果下,其用衛生紙堵算鼻孔也算一種避讓。但在中年大姐的眼里或成了嫌棄和厭惡的表現,因此出現了惡語相向的結果?梢姡瑥奶嵝选⒍卤亲、惡罵、互毆幾個環節來看,雙方中的任何一方只要能寬容一點點,就不至于發生互毆的后果。
公共場合的文明,離不開大家的努力。當身處公共場合,我們應該多換位思考。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有行動的自由,脫鞋本不是大事,但熏到了旁人卻應該放棄!‘吘,因為個人的任性而為他人的行程添堵,不是智者所為,也不是一個文明公民應該有的舉止。
應看到,列車不僅僅是一個交通場所,也是一個公共場合。公共場合言行舉止的文明是公民自我素質的體現,也是對他人應有的尊重。人在旅途,都容易產生!v感和煩燥感,這就更需要我們以一顆友愛、寬容的心去為他人著想,約束自己的不良言行,用文明的言行舉止為彼此的行程增添一份溫馨。
在乘警對兩人列車上的打架行為進行批評教育及依法調解后,當事人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最后達成了調解協議。 筆者之見,這一起因脫鞋而引發的沖動之下的互毆事件,既是給予當事人的一次教育,也應成為我們文明出行的一堂警示課。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