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海外助推中國鐵路的收益創下歷史記錄,如今,他的努力開始“結果”。文章表示,在訪問非洲或其他發展中地區時,李克強總理經常“推銷”中國鐵路企業的技術和產品,去年這一產業的創紀錄收益表明他推銷的回報正逐步顯現。”(中國政府網 )

曾幾何時,中國鐵路就是落后和低速的代名詞。七十年代當國外的高鐵平均時速已經達到300公里,而百廢待興的中國的旅客列車平均時速只有43公里,給當時國人的出行造成了極大的不便。時光飛逝,日月變換。如今,我國已經成為高速鐵路通車運營里程最長的國家,我國的鐵路工業也一舉跨進世界領先行列。中國高鐵不僅極大的改善了人民出行條件,還以價格低,工期短,經驗豐富,受到全世界各國的青睞,成為我國外交上的一張新名片。

去年,李克強五次出訪中,有四次都明確提到了高鐵。且提及頻率最高時,兩次間隔不過一個月時間,因此被稱之為高鐵外交。高鐵外交不但利用高鐵在世界范圍內彰顯了我國的大國雄風,更成為我國的高速鐵路走向世界的一大利器。2009年10月,俄羅斯聯邦總理普京訪華并參加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理事會會議,兩國簽署中俄發展高速鐵路備忘錄,中國將幫助俄羅斯建設高鐵。同年十一月,美國通用電氣和中國鐵道部簽署備忘錄,雙方承諾在尋求參與美國時速350公里以上的高速鐵路項目方面加強合作。近幾年,中國更先后與泰國、土耳其、緬甸、老撾等28個國家進行合作,高鐵海外累計里程達到5000公里,總投資也達到了近萬億元。特別是今年兩會大熱的“一帶一路”戰略,更使我國高鐵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由此可見,高鐵走向海外的前景是光明的。同時,也會面臨困難和挑戰,比如各國復雜的審批程序,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等,這都需要建設者們去一一克服,不過筆者相信,以中國鐵路人攻堅克難,不怕流汗的奮斗精神,一定會使“中國鐵龍”翱翔在世界各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