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春運,已經走過了漫長的60年,搜索記憶中已經泛黃的黑白照片,排起長龍的購票長隊,人滿為患的火車站臺,擁堵不堪的車廂已成為春運定格的特顯鏡頭,深深的印在每個中國人的記憶中,一句“終于回來了!”包含了多少旅途的艱辛。對春運又愛又恨是糾結與大多國人內心的情愫。

近年來,鐵路部門與時俱進,在“安全、方便、溫馨”上苦下功夫,讓旅客春運時感覺越來越好,往年的固定節目“吐槽春運”也漸漸的變為為鐵路春運點贊!

在確保安全的問題上,鐵路系統始終樹立“安全第一”“安全是鐵路的飯碗工程”等理念,始終把安全當中鐵路永恒的主題,在春節大家的合家團圓的時候,200萬鐵路職工奮戰在一線,為大家保駕護航,合家團圓溫馨的場面鐵路職工只是透過車窗看到過別人的笑臉,璀璨絢麗的煙火也只是車窗外轉瞬即逝的繁華,車、機、工、電、輛所有職工用穩如泰山的安全為大家獻上新春最誠摯的賀禮!

在購票難的問題上,鐵路系統與互聯網“聯姻”,網絡購票已漸漸成為廣大旅客的第一選擇,逐不出戶,輕點鼠標就可以輕松完成購票,手機購票客戶端的開發,更是讓旅客隨時隨地實現輕松購買,即使從售票廳購票,也多了自助購買的新選擇,買票大軍的長龍已逐漸成為過去。在市場化進程中“鐵老大”更是一改往日冷冰冰的面孔,開網站、辦微博、玩兒微信,從往日的“高端大氣上檔次”路線轉變為更貼近群眾的“親民平和有內涵”,翻翻手機、動動手指就可以和“鐵老大”玩兒互動,曾經春晚郭冬臨因為愛面子、愛吹牛穿軍大衣,帶鋪蓋卷徹夜排隊為朋友買票引發家庭矛盾的小品大家還記憶猶新,我想這個愛面子的光頭如果現在還沒改這個毛病,也只需在家多打開幾臺電腦即可,方便已成為大家的共識。

鐵路部門用良好的服務態度和服務環境,進一步提高服務檔次,大力倡導微笑服務、熱情服務、主動服務,以服務為宗旨,待旅客如親人的理念不斷深化。一句溫馨的提醒,一杯溫暖的熱水,一抹熱情的笑容,化解了旅客的舟車勞頓,盡心盡力幫助旅客解決難題,真正給旅客以親人般的感覺。

鐵路春運,曾經想說愛你不容易,如今卻依然變成“安全之旅、方便之旅、溫馨之旅”。這華麗的轉身背后自然離不開鐵路人默默的奉獻,辛勤的付出,為鐵路春運點贊!為中國鐵路點贊!